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发青年爱国情怀,7月中旬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血脉传薪火,红色足迹映陕西”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王振宇、朗亮明、张美莎的带领下,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长安区王莽村、咸阳市泾阳县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泾阳县:纪念解放,赓续血脉 泾阳县,作为陕西省的重要革命老区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红色资源。实践队首站抵达了泾阳县安吴青训班和云阳红色记忆展馆,这里珍藏着大量反映革命历史的图片、实物和文献资料。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队员们仔细聆听每一个革命故事,认真观看每一件革命文物,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事业的艰辛与伟大。参观之余,队员们与相关工作人员就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红色旅游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到泾阳县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未来发展规划。队员们分组进行讨论,针对现存问题集思广益,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参观云阳红色记忆展馆
长安区王莽村:红色记忆,薪火相传 王莽村,作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先驱,其丰富的红色资源吸引了实践队的目光。队员们参观了王莽村村史馆和七一合作社旧址,透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和文献资料,生动再现了王莽村从农业合作化运动到现代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村民们团结一心、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深刻理解了这一历史事件对于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积极与当地村民、村干部进行互动交流。他们向村民们请教了关于王莽村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经验做法,并就如何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不仅加深了队员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促进了校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图为王莽村村史馆
鄠邑区:红色文化,筑梦未来 实践队在鄠邑区的第一站来到了红军过境陈列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了解到红军在鄠邑区过境时的历史背景、战斗历程和英勇事迹,深刻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为了能够更加深刻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在指导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踏上了红军小道,重走长征路。队员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小道前行,一边聆听老师讲述红军战士们在这里发生的感人故事,一边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他们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实践队的最后一站是东索村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内陈列着烈士们的遗物、照片和事迹介绍,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烈士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在纪念馆前,队员们肃立默哀,向烈士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之情。他们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工作人员讲解红军过境历史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与致敬,更是对新时代大思政建设的有力推动。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优质资源。未来,实践队员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挖掘小微红色资源,利用专业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勇于承担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