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同心筑梦”国家安全宣讲团济南惨案纪念场所参观实践活动纪实

时间:2025-01-19 关注:
实践团队: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同心筑梦”国家安全宣讲团
实践时间:2025年1月8日星期三
实践参与成员:董诗妮、骆丽娟、金伊娜、陈洋、张书涵
实践地点:山东省济南市济南惨案纪念堂、蔡公时纪念馆、“五三”惨案纪念碑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一)实践背景
1.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如部分地区的领土争端、资源抢夺等问题时有发生,强国间的战略竞争也愈发激烈,贸易摩擦、科技封锁等手段频出,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也在一些地区持续活跃,这些不稳定因素对全球安全构成威胁,中国也难以置身事外。
2. 国家大政方针指引: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百年奋斗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3.历史教训深刻:回顾历史,近代中国因国家安全意识淡薄、国防力量薄弱,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瓜分,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丧失、人民饱受苦难,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这些惨痛经历时刻提醒着我们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4.历史建筑的启示意义:纪念馆和纪念碑是为了铭记特定的历史事件而建立,这些事件往往与国家安全的起伏紧密相连。例如,济南惨案纪念堂和蔡公时纪念馆,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在面临外敌入侵时的艰难时刻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无畏精神。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人们能够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受到挑战时,国家和人民所遭受的巨大痛苦,以及捍卫国家安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实践目的:
提升国家安全意识: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事迹,以史为鉴,让民众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从近代的保家卫国战争到现代的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任何方面的安全漏洞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从而增强民众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度和敏感度。
二、实践活动开展
2025年1月8日上午九时许,董诗妮同学带队到达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济南惨案纪念堂。这座纪念堂宛如一位沉默的历史守望者,静静伫立在公园之中,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纪念堂前,一座汉白玉牌坊庄重肃穆,横额上“后事师表”四个大字,仿佛穿越时空,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警示。牌坊两侧,石虎镇守,它们以坚毅的姿态,守护着这片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圣地。主体建筑是一座亭阁式两层仿古建筑,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在现代的喧嚣中散发着历史的韵味。然而,这份宁静却难以掩盖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惨痛过往。骆丽娟同学站在纪念堂门前,语气沉重但有力地开始介绍济南惨案发生的背景:“在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曾因忽视国家安全建设,屡遭列强侵略,饱尝国土沦丧之苦。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就曾见证百年前的一场腥风血雨。”她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段被尘封的历史大门,让队员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充满苦难的时代。
走进纪念堂内,一种沉痛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一楼正中,何鲁丽题写的“济南惨案纪念堂”七个大字,苍劲有力,却又饱含着无尽的悲愤。堂正中央,蔡公时先生全身铜像屹立,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在凝视着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铜像背后,“日军炮击后之济南”图触目惊心,断壁残垣、硝烟弥漫,上面镶嵌着毛泽东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有关济南惨案的词句,字字句句,都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人们的心。两侧陈列的大量史料,照片、书笺、文件……每一件都控诉着侵华日军犯下的累累罪行。队员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缓缓走过每一件展品,不时发出轻叹。这些展品,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苦难的记忆,时刻提醒着人们,那段屈辱的历史不能忘记。行至蔡公时先生铜像前,队员们驻足良久。他们瞻仰着先生坚毅的面容,心中涌起无限的敬畏之情。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蔡公时先生和无数像他一样的英烈,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国土安全,守护着民族的尊严。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金伊娜同学认真地拍摄着照片和视频素材,她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济南惨案,铭记历史。
参观完纪念堂内,小队来到堂外。这里还有许多纪念建筑,它们同样承载着那段沉重的历史。济南惨案纪念歌雕刻、济南惨案纪念碑群和纪念亭、济南惨案大事记雕像和铸铁大钟等,每一处都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国仇家恨。济南惨案纪念歌由朱因作词,吴伯超作曲,歌词短促激昂:“心伤心伤!军阀病狂,揖彼豺狼。济案之役,日人侵我边防,杀我善良,据我鲁疆。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惟知亡庶不可亡。家可以破,济案不可忘!身可以死,济案不可忘!苞桑!苞桑!莫惊慌莫彷徨,听我知耻歌,快快起来杀豺狼!毁家誓死到沙场!”歌声仿佛穿越时空,在耳边回响,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纪念碑群肃立在树影错落下,纪念亭挺立在斑驳光影中,刻有“勿忘国耻”四个大字的铸铁大钟,仿佛在时刻敲响着警钟,提醒着人们国仇家恨不敢忘记,国家安全需吾辈自强。张书涵在纪念亭接受采访时提及:“落后就要挨打,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安全威胁,我们唯有提升自身科技水平,提升军事实力,做好‘十个坚持’,才能守卫国土与国民的安全。”他的话语,代表了队员们的心声,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
上午11时,小队来到了蔡公时纪念馆。这里原为济南惨案蔡公时殉难地,馆内展览以济南惨案和蔡公时先生事迹为主题。在蔡公时先生半身像前,骆丽娟同学动情地介绍道:“以蔡公时为代表的英雄们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然而国家安全不存,个人何以为家?这里的一张张照片诉说着,当国家安全无法保障,个人的生命与尊严都被无情剥夺。”她的话语,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
队员们肃穆地观展,展览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文字资料、雕塑、复原陈列等方式,分“有为少年,立志报国”“慨于国危,开设学堂”“革命之路,夫妻同行”“追随中山,投身革命”“劫况古城,浸血惨案”“铁骨铮铮,英雄精神”六个部分,生动地再现了蔡公时先生追求革命、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光辉一生。蔡公时先生的英勇事迹,让队员们深受感动和鼓舞。陈洋同学受访时将本次参观感受与本专业知识结合,说道:“我敬佩蔡公时先生,他誓死捍卫国家主权。我们应该学习蔡公坚勇无畏、捍卫国家安全的精神。作为中国史专业的研究生,我愿从自身做起维护国家安全。在使用国外材料时,仔细甄别其立场,为守护国土安全出一份力。”
最后,小队来到了“五三”纪念园的济南惨案纪念碑前。这座纪念碑由卧碑和浮雕墙两部分组成,是1995年9月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落成的。东侧的卧碑,南北东三面围以铁索护栏。碑体上刻着当代书法家武中奇题写的“济南惨案遗址”六个大字,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无法磨灭的历史。卧碑的正中,是凸起的巨型白色大理石台历,右页镌刻惨案发生的年月日期,左页镌刻《济南惨案纪略》,由武中奇书丹。台历左右两边,饰以汉白玉雕刻的花圈,庄严肃穆,寄托着人们对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碑西侧的浮雕墙,面西上刻《国耻》浮雕。两端雕刻的洪钟,上勒“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八字。这八个字,如同黄钟大吕,在人们心中敲响了警钟。骆丽娟同学在碑前抒发着自己的感悟:“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这次参观济南惨案纪念地的经历,让队员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济南惨案的惨痛历史,时刻提醒着人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保障人民的幸福和安宁。在新时代,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努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那段屈辱的历史永远不再重演。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
“同心筑梦”国家安全宣讲团
 
 
作者:张书涵 来源: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