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诗韵润冬,文化传承——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冬日社会实践纪实

时间:2025-01-27 关注:
诗韵润冬,文化传承——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冬日社会实践纪实   电头:大学生网报盐城1月16日电 (通讯员石沅玉)     
导语:在寒风凛冽的冬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大学生们怀揣着对诗词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使命,走进盐城阜宁光明社区,开启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诗词文化传承之旅。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在寒冬中传递知识、温暖心灵的深刻践行。   
正文:用心筹备,只为传承经典 。活动筹备初期,实践团队深入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家长和孩子们展开深入交流,了解孩子们对诗词的认知程度和学习兴趣。基于这些调研结果,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与互动环节。他们收集了大量经典诗词,精心筛选出适合孩子们年龄和理解能力的作品,制作了精美的教学PPT、诗词卡片和趣味教具,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诗词的魅力。
 趣味课堂,领略诗词之美 。活动当天,社区活动中心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在诗词课堂上,志愿者们化身为知识的引导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为孩子们讲解诗词的含义、意境以及背后的故事。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洒脱,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到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诗人进行了一场场心灵对话。  
 志愿者们还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通过飞花令、诗词猜谜等趣味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在飞花令中,孩子们绞尽脑汁,快速思考着含有特定字的诗词,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诗词猜谜环节,孩子们根据谜面提示,猜出对应的诗词,在解谜过程中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创意实践,让诗词“动”起来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诗词,实践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创意实践活动。在诗词书法环节,孩子们用毛笔书写自己喜爱的诗词,一撇一捺间,感受着汉字与诗词融合的独特韵味。有的孩子写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字体虽显稚嫩,却饱含着对诗词的敬畏之心。 此外,志愿者们还带领孩子们编排了诗词歌舞表演。孩子们穿上古装,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吟唱并表演诗词,将诗词中的情感与意境通过歌舞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还锻炼了艺术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心灵触动,文化种子扎根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热情和积极参与令人动容。他们从最初对诗词的一知半解,逐渐被诗词的魅力所吸引,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中。   
许多孩子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诗词有了全新的认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愿意主动学习和了解诗词。 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以前我觉得诗词很难懂,但是这次大哥哥大姐姐们讲得太有意思啦,我现在可喜欢诗词了,回家还要和爸爸妈妈一起背诗呢!” 志愿者们也在这次活动中收获满满。他们看到了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责任与担当。   
一位志愿者感慨道:“看到孩子们因为我们的讲解而爱上诗词,那种成就感无法用言语形容。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 搭建桥梁,共筑文化传承路 。此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冬日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诗词文化盛宴,更在高校与社区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结语:通过这次活动,大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促使社区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展望未来,实践团队表示将继续秉持传承文化的初心,不断探索和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他们计划将活动推广到更多社区,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诗词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更多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他们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诗词文化这颗璀璨的明珠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署名:通讯员石沅玉
 
作者:石沅玉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