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武汉大学湖北省公共文化供需研究实践成果汇报

时间:2025-02-06 关注:

【聚焦咸宁市通城县麦市镇】

(实践队员合照)
 
         2015年1月13-14日,实践队员首先前往咸宁市通城县麦市镇调研,通过对麦市镇宣传委员、麦市镇文化站站长、麦市村村委书记、陈塅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以及麦市镇向阳社区工作人员的深入采访,掌握了麦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大致情况、文化活动的基本类型、活动的资金来源与村民的迫切文化需求。
 
(实践队员合照)
 
         实践队员们了解到麦市镇公共文化建设的进程:村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已成常态化;村乐器队还举办过演奏活动;社区积极开展豆角花节、帐篷节、广场舞比赛等特色文化活动;还有宣传新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电影下乡”“送戏下乡”也经常展开。受制于经费有限,文化建设的频率和质量仍有提升的空间。
 

【深入襄阳市宜城市雷河镇】

 
(实践队员合照)
 
         2025年1月14-17日,实践队在宜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的带领与指引下赴宜城市雷河镇开展寒假调研,通过与胡耳村相关负责人的交流,实践队了解到了胡耳村的大致情况——胡耳村现常住人口多为老年人与未成年人,村里建有多个文化小广场,作为常态化公共文化设施,由村财政出资建设,村民使用频率颇高。近两年,腊八节、国庆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相继举办,村民参与热情高涨。
         实践队进一步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到:村民文化需求呈现多样化——老年人热衷广场舞,年轻人喜爱篮球运动,村里还设有图书室、棋牌室丰富村民生活。不过,儿童专属娱乐设施仍显匮乏。村委会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承担主要职责,虽设施基本满足需求,但场地协调存在一定困难。未来,胡耳村计划推平违建旧屋,建设公共食堂,助力村民举办红白喜事。
 
(实践队员合照)
 
         首先,通过对民主村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实践队了解到民主村文化设施齐全,活动丰富多样——举办元旦、六一、重阳等大型节日活动;定期开展戏曲下乡、安全教育宣讲等活动,村民踊跃参与;村民还会自发组织健身操等活动。民主村还设立了“邻里厨房”“农家书屋”、衣物捐赠点,且每年三八妇女节都会主动向村委提议举办舞蹈比赛。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开展顺利,设施无使用问题且能满足需求。村民的精神文化活动得到了极大丰富,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
 
(实践队员合照)
 
         在雷河镇七里村,尽管当前文化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自发活动较少且缺乏常态化组织,但广场舞比赛等活动的举办已展现出村民对文化生活的热情。村庄负责人表示,随着政策的支持与基础设施的完善,村民文化需求将得到更好的满足,乡村文化也将迎来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接着实践队员移步至南营镇街道办。南营街道在文化建设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成果:辖区内的龙潭小镇等文化设施完备;马拉松、自行车赛等大型活动借助抖音等平台广泛宣传,吸引了众多居民热情参与;居民自发组织的广场舞活动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街道办负责人展望未来,希望在充足的资金保障下,持续丰富文化活动,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为居民带来更优质的文化体验。
 

【调研恩施州宣恩县万寨乡】

(实践队员合照)
 
         2025年1月20-21日,实践队前往恩施州宣恩县万寨乡开展调研活动。先后到白果坝村、万寨乡文化站、金龙坪村与伍家台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
 
 
(实践队员合照)
 
         白果村村委书记介绍,村里建有文化广场供村民健身;文化图书室提供有关产业发展的书籍帮助村民丰富创业知识;村中会举办春晚和发展舞狮队,在重要节日庆典演出。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热情较高且文化需求也较多样——老年人对政策宣传的需求更高;中年人倾向于文化艺术层面。村委会为村民开展活动准备音响、场地,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
         鉴于当地特殊的经济结构,金龙坪村书记和伍台村村书记的公共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金龙坪村资金和人员不足,设备老旧,文化管理机构尚未健全,村委书记希望能够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文化队伍,为村公共文化发展注入年轻的富有活力的血液。伍台村举办了非遗手工制作和采茶比赛,但因其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和制茶售茶,文化活动开展的时间不稳定性和地区不均衡性突出。
 

【探访荆州市公安县狮子口镇】

(实践队合照)
 
         2025年1月22日-23日,实践队前往荆州市公安县狮子口镇展开调研。尽管当地文化站由林站长一人负责,但活动仍举办得如火如荼。文化站坚持每月在文化礼堂举办“乡村大舞台”活动,为村民展示才艺和发展精神文明搭建舞台,激发村民参加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文化站还承担着培训管理文化市场、文物保护和乡村文艺骨干培训的重要职责。文化活动效果好,村民满意度高。林站长建议建立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文化建设,完善乡村文化管理的体制和机构。

(实践队员采访窑星村邓书记时场景)
 
         在窑星村和景阳冈村,实践队员展开了对村民的走访调查和对村委书记的访谈。窑星村培养了三支文化队伍、广场舞专业队并配备了健身器材和文化广场;同时举办了冬至节和春晚活动。资金来源包括上级拨款与村民自筹。景阳冈村在上级政府拨款、成功人士捐款和集体财政的依托下,设立了乡贤文化园和文化舞台,开展文艺活动和整治环境。两村村委工作人员都提出了增加文化建设资金的希望,期待在未来扩展文化场地和升级设备,更好满足村民文化需求。
 
         此次活动不仅让实践队员亲身了解到湖北省四个乡镇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形和未来规划,明晰了湖北省农村公共文化供需匹配的大致情况,还积累了详实且颇具价值的资料。这些数据将在后续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推进中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为进一步的学术探讨与实践改进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方向。
         武汉大学湖北省公共文化供需研究实践队将持续关注湖北省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期待将调研经验转化为现实动力,为湖北省公共文化体系的完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真正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与振兴,提升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苏瑞萌 来源: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省多市农村实践队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