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中小学生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筑牢防拐安全防线,2月1日,法润基层寒假实践小组联合希桓托管中心
共同举办的“守护未来·法治护航”主题法律宣传活动在希桓托管中心顺利开展。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向数名中小学生普及基础法律知识,重点传授防拐卖实用技能,获得师生及家长一致好评。

针对近年来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提升与对全社会法治信仰建设的不断推动,小组成员结合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到的各类信息与疑问,开展了相关资料的调查与研究,并且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做足了准备。活动当天,通过“法律讲堂+沉浸体验”模式,寓教于乐层层递进强化学生认知:
法律讲堂:以案释法,敲响警钟小组成员结合真实案例
,向同学们科普了拐卖儿童,性侵,校园暴力等中小学学龄人士可能面对的问题,并且给予了相关的解答与建议,例如通过剖析拐卖犯罪常见手段:“伪装求助”“游戏充值诱惑”“虚假招聘”等,强调“无论对方许诺什么,离开原定场所必须征得家长同意”。并且向小朋友们解读《刑法》第240条“拐卖儿童罪”,明确“法律是保护我们的武器,但预防永远比事后补救更重要”。
通过实战演练,提升生活技能。包括“陌生人搭讪”应对:志愿者扮演“问路阿姨”“送零食叔叔”,引导学生拒绝诱惑并高呼“我不认识你”。
“网络交友陷阱”破解:通过模拟社交软件聊天,揭露“见面送游戏皮肤”等话术,教导学生“不透露个人信息、不单独赴约”。
“紧急求助”演练:练习拨打110时清晰描述地点、特征,并模拟向便利店店员、保安等求助的正确方式。
在宣讲过程中,小组成员对中小学生发问,身边哪些社会现象引发我们对法律的思考与反思,进一步增强了听众对法律的兴趣与对法治社会的认知。包括日常生活中上学放学,乘车步行的日常规范,校园生活中与他人相处的人际关系,这些身边小事在我国法律中都有着相关的体现,以及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让听众对法律生活化的认知更上一层楼此次法润基层法律知识宣传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法治与安全的种子。通过多方协作、创新形式,不仅提升了青少年防拐能力,更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保护网络,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