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梧州,一座历史悠久的茶厂正悄然推动着六堡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25年2月8日,广西师范大学“万木峥嵘队”探访了梧州茶厂,深入了解这座老字号企业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生机。此次调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六堡茶产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推动力。
梧州茶厂位于梧州市老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独特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得天独厚的小气候环境。“我们的车间背后就是松山,这里不仅是一个茶叶精加工厂,更是一处景区。山顶有梧州八景之一的‘鹤岗返效’景点,而我们茶厂的商标‘三鹤’正是源于此。”讲解员介绍道。
图1梧州茶厂宣传语
走进茶厂的木板干仓,一股陈香扑鼻而来。这里是六堡茶发酵和陈化的关键场所。“这里的温度常年维持在22-26℃,湿度保持在75%-85%,非常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讲解员指着竹篓中星星点点的菌斑说道,“这些微生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们通过分解单宁酸等物质,赋予六堡茶独特的槟榔香和金花韵。”
图2梧州茶厂内的木板干仓
为了保护这一独特的微生物环境,干仓并不对外开放。“每个人身上携带的细菌量较多,过多的人为干扰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所以我们严格控制进入人数。”讲解员补充道。这种“少人化”管理方式不仅确保了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体现了茶厂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保护。
作为六堡茶工业化生产的先驱,梧州茶厂自成立以来便不断探索技术创新之路。早期,茶叶的加工完全依赖人工完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设备逐渐引入。“现在我们的生产流程结合了人工与机器,既保证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提高了效率。”负责生产工艺的技术人员表示。
近年来,茶厂还与湖南刘仲华院士团队合作,深入研究六堡茶中的微生物种群。“我们发现六堡茶中的金花并非单一菌种,而是由冠突散囊菌等多种菌株复合而成。这种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正是六堡茶独特风味的重要来源。”技术人员自豪地说道。
此外,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茶厂推出了多种创新型产品,如代泡茶、茶粉等。“这些新产品不仅保留了六堡茶的传统风味,还更加便于携带和冲泡,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销售人员介绍道。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上传统茶文化。
图3调研团参观梧州茶厂
梧州茶厂不仅是六堡茶产业的领军者,更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茶厂与周边农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免费提供茶苗和技术支持,并以保底价收购鲜叶。“仅竹篓编织一项,我们就每年采购超过1000万元,这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负责人说道。
同时,茶厂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乡村振兴计划。“我们希望通过产业发展,帮助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负责人表示,未来茶厂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六堡茶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茶厂300多名员工中,三分之二是本地居民,他们用双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故事。
调研过程中,万木峥嵘队深刻感受到,六堡茶产业不仅促进了物质富裕,更带动了精神富裕。茶农们通过参与产业发展,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也在劳动中传承了传统技艺和文化记忆。这种模式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共同富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图4梧州茶厂的茶艺师演示直播时的步骤
从传统的手工制作到现代化的智能生产,从古老的水路古道到新兴的抖音直播间,梧州茶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六堡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这里,每一杯茶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每一片叶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正如讲解员所说:“我们不仅仅是在制茶,更是在书写一段段关于时间与味道的故事。”未来,随着六堡茶文化的进一步传播,相信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通讯员 邓叶烯 黎红缨 王雨欣 赵昕茜 李其燕 周永琪
图 赵昕茜 黎红缨 李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