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加速,传统农业灌溉系统依赖人工管理、智能化程度低的弊端日益凸显,对智能灌溉系统的需求也愈发迫切。为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智慧灌溉等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号召,深入学习优化灌溉系统在状态检测、人机交互以及智能预警等关键功能的有效途径。2025年1月18日,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智控E行”实践团前往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智农之光:在电气技术中探寻农业智能化的未来 在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参与公司各类技术项目,进一步加深了对智能化设备的理解。通过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团队成员实际操作了多种智能设备,掌握了如何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识别潜在故障风险。此外,团队成员还参与了数据分析和故障预警系统的调试工作,学习了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从而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进一步探讨了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优化智能灌溉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的效率,促进现代农业的智能化发展。
图为公司讲解员向团队成员阐释技术体系。黄山一 供图
智巡启航:在智能巡检终端中启迪农业创新之路 在设备展示区,特锐德公司技术人员展示了公司最新研发的智能巡检终端。实践团成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操作了该设备的人机交互终端,体验了设备的核心功能,包括实时数据监控、设备状态检查和故障预警等。团队成员通过操作界面,观察了外部环境的实时监控数据,并在技术人员的讲解下,了解了智能巡检终端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特性。通过这一实践环节,团队成员获得了对智能巡检技术的深入认识,并探讨了如何将该技术应用于农业灌溉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中,以提升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精准化水平。
图为技术人员演示智能巡检终端。黄山一 供图
智农之眼:深度度量学习在智能灌溉中的应用与探索 在技术交流环节中,团队成员结合在智能灌溉系统研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向特锐德公司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有关设备状态评估方面的多个疑问,主要涉及如何准确评估设备运行状况、如何根据评估结果优化维护计划等。公司技术人员逐一解答了这些问题,并详细介绍了他们在设备状态评估中采用的深度度量学习方法,讲解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流程及其在设备健康监测中的实际效果。通过这一环节,团队成员对设备状态评估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将这一方法应用于智能灌溉系统中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图为团队成员与技术人员进行提问与交流。黄山一 供图
本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对智能化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实际参与,体验了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大学生们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农业现代化结合,探索了如何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为乡村经济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此次活动还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接触“三农”问题,观察乡村发展现状的实践平台。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也对乡村振兴事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一实践过程帮助大学生在专业能力上取得进展,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培养了相关人才,推动了智慧乡村建设。
图为团队成员与特锐德公司技术人员合影。黄山一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