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6 日,山东大学(威海)“承古拓新,匠心永续” 团队于浙江省义乌市博物馆开展关于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调研活动。该团队成员包玉涵对博物馆工作人员朱妍昕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以义乌道情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状况。

此次调研活动旨在探究传统文化在城市化浪潮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在访谈中,朱妍昕指出,传统文化在现代城市中的影响力正逐渐扩大。以义乌道情为例,这一源于清代的说唱艺术,虽最初功能是传播奇闻轶事,但如今已转变为社区宣传的有力工具,在防火、防盗、防骗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深受老一辈群体喜爱。此外,博物馆开展的剪纸、泥塑、拓印等研学活动也大受欢迎,当地文旅局推出的 “义乌好好逛” 品牌融入诸多传统文化元素,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谈及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反馈,朱妍昕表示,在研学活动中,年轻群体参与热情较高,但对义乌道情的热情不如老一辈。为传承这一特殊艺术形式,博物馆尝试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演和内容创新。

朱妍昕也提到传统文化宣传面临的困难,如实用性下降、节奏慢、表演形式单一,且在众多宣传形式中难以脱颖而出,与时代接轨存在难度。
本次调研活动的成功开展,为深入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积累了宝贵资料,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思考,营造了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发展新路径的良好氛围,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图/包玉涵 文/包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