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中,提升全民金融素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保障民众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西京学院会计学院的同学们于2024年寒假开展了“从校园到社区,共筑金融安全防线”金融知识宣讲社会实践项目。
一、金融反诈进乡村——守护夕阳红,共筑安全网
2025年2月1日,西京学院会计学院“金盾行动”实践团来到山西省晋中市水秀镇大王堡村开展为期2天的“金融反诈护夕阳”实践活动。在村文化礼堂内,实践团成员专门为老人开设了“银龄智慧课堂”。活动中,白发老人戴着老花镜,围着大学生志愿者学习手机操作。实践团的志愿者举着放大版示意图,一步步演示如何关闭微信免密支付:“奶奶,这个绿色按钮点一下变成灰色,别人就没法直接刷走您的钱了。”72岁的张奶奶反复练习3次后成功设置,激动地拍手:“这下能安心让孙子教我用手机买菜了!”
随后,志愿者分组与老人们进行面对面交流,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并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防诈骗技巧。例如,提醒他们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不要贪图小便宜,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与家人沟通或报警。我们还帮助老人们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教会他们如何使用。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在为老人讲解防诈骗技巧 王艺涵供图
二、金融宣讲进校园——走进书香校园,揭开经济王国的神秘面纱
2025年2月13日,为了解中小学生常识性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并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队伍内的其他成员来到了山东省滨州市福生小学四年级组织开展《货币的故事》为主题的调研和金融知识宣讲活动。
课堂上,实践队成员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同学们对于基本的货币知识以及防诈骗知识的掌握程度,随后志愿者给小同学们讲解了一节主题为《货币的故事》的金融知识课程。课堂上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解了货币的发展历程,分享了自己的理财心得,并通过提问和小游戏的方式让同学们明白财富是怎么来的,在不同的年代同样的一元钱又能做些什么,以及面对自己的零花钱又该怎么储存和消费。
课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也与班主任王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王老师的讲述,实践团发现受“现代潮玩理念”的发展影响,很多的青少年会过度将自己的金钱用于购买玩具盲盒以及动漫卡片,这种过度消费、攀比消费和盲目消费的现象越演愈烈,这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亲切教导,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正确引导。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在福生小学为同学们开展金融知识课程 王艺涵供图
三、金融反诈进社会,提升居民防范意识
2025年2月16日,西京学院“金盾行动”实践团的成员们通过路边发传单的方式,向公民普及反诈骗知识。传单内容涵盖了多种常见的诈骗手段,如“杀猪盘”、博彩类诈骗、中奖诈骗等,提醒居民切勿盲目转账,务必当面核实信息。志愿者们还特别强调了电信诈骗的危害,呼吁大家提高警惕,戒除贪婪心理,远离网络陷阱。
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不仅发放了反诈骗传单,还通过展示宣传海报和互动讲解的方式,帮助公民更好地理解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海报上列举了“免费上网”、“高薪兼职”等常见骗局,提醒居民不要轻信陌生信息。此次活动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志愿者的讲解,对诈骗手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今后将更加谨慎对待不明信息和电话。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在路边分发讲解“预防金融诈骗”传单 王艺涵供图
在金融环境日益复杂的时代,提升全民金融素养、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西京学院会计学院“金盾行动”实践团的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使命。从乡村到校园,再到社区,他们以专业知识为武器,为不同群体送去金融知识,守护着每一个家庭的财产安全。“金融向善”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扎根,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需要更多这样的青年,用专业知识守护万家灯火。未来,“金盾行动”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初心,拓展更多创新的金融知识普及模式,为构建健康、稳定、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贡献更多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从校园到社区,共筑金融安全防线,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