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暖冬,文化传承——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冬日社会实践纪实 电头:大学生网报盐城1月16日电 (通讯员石沅玉)
导语:随着冬日的寒风悄然吹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大学生们怀揣着对诗词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走进了盐城阜宁光明社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文化之旅。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在寒冬中传递知识火种、温暖心灵的深刻实践。
正文:精心筹备,只为文化传承。活动筹备初期,实践团队深入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家长以及孩子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了解孩子们对诗词的认知程度和学习兴趣。基于这些调研结果,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结合专业知识和创意,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互动环节。他们收集了大量经典诗词,精心挑选适合孩子们年龄和理解能力的作品,制作了精美的教学PPT、诗词卡片和趣味教具,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知识课堂,感受诗词魅力。活动当天,社区活动中心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诗词课堂上,志愿者们化身为知识的引路人,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为孩子们讲解诗词的含义、意境和背后的故事。从李白的豪放洒脱到杜甫的沉郁顿挫,从王维的山水田园到苏轼的豁达乐观,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诗人进行了一场场心灵的对话。 志愿者们还特别注重互动环节,通过诗词接龙、诗词朗诵比赛等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在诗词接龙中,孩子们绞尽脑汁,快速思考着下一句诗词,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诗词朗诵比赛,孩子们用稚嫩却充满感情的声音,将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赢得阵阵掌声。
创意实践,让诗词“活”起来。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实践团队还设计了一系列创意实践活动。在诗词绘画环节,孩子们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诗意画面。有的孩子画下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寂雪景,有的则画出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活泼童趣。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不仅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也让诗词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此外,志愿者们还带领孩子们编排了诗词舞台剧。孩子们穿上古装,扮演成古代诗人和诗中的角色,通过生动的表演,将诗词中的故事演绎得栩栩如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心灵触动,文化种子生根发芽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热情和积极参与让人感动。他们从最初对诗词的一知半解,到逐渐被诗词的魅力所吸引,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中。许多孩子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诗词有了全新的认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愿意主动去学习和了解诗词。 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以前我觉得诗词很难懂,但是这次大哥哥大姐姐们讲得好有趣,我现在可喜欢诗词了,回家还要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读诗!
志愿者们也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他们看到了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责任与担当。一位志愿者感慨地说:“看到孩子们因为我们的讲解而爱上诗词,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
搭建桥梁,共筑文化传承之路。此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冬日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诗词文化盛宴,更在高校与社区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这次活动,大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促进了社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结语:展望未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实践团队表示将继续秉持传承文化的初心,不断探索和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他们计划将活动推广到更多社区,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诗词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更多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诗词文化这颗璀璨的明珠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署名:通讯员 石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