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感文化之韵,品节气之美”——西南交通大学返家乡实践队赴先锋村开展“跟着节气去劳动”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2-15 关注: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2025年1月11-12日,西南交通大学“感文化之韵,品节气之美”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先锋村,开展“跟着节气去劳动”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
  
  团队合照
  
  一、探索榨油打米工艺,感悟传统农耕智慧
  
  活动开始,队员们前往榨油坊和打米坊,学习菜籽筛选、炒制到压榨出油的传统工艺;了解稻谷剥壳、去灰成为可蒸煮大米的过程,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切实体会到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推动。随后,队员们走进田间,研习淳朴自然的古法耕田,邀请当地村民为大家讲解节气与农事活动之间的联系。学习到了“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等知识,了解农作物播种、收获的好时机,深刻体会到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千年农耕智慧的结晶。
  
  团队成员参观榨油坊和打米坊
  
  二、体验传统手艺,细品节气韵味
  
  为深入体验节气文化,队员们开展打糍粑、包饺子、熬腊八粥等劳动体验活动。从挑选食材、清洗、切剁馅料、亲手包制,到做出一盘盘饺子;从学蒸煮原料、打糍粑技巧,到亲手搓出一个个圆滚滚的糍粑;从精心挑选食材,耐心地清洗浸泡,到熬煮出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队员们全程参与,体会节气特色美食背后的辛勤与智慧,感受到传统节气的独特魅力。
  
  打糍粑,包饺子,腊八粥
  
  三、慰问走访入村户,传递温情暖人心
  
  实践团队走进当地村民家中,送上亲手制作的糍粑、饺子、腊八粥以及慰问品,分享劳动喜悦,传递交大温情。成员们共同来到当地第六村民小组,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床铺,队员们围坐与老人交谈,倾听生活点滴,了解村里发展变化和老人生活状况。一位爷爷感慨到“时代越来越好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在交谈中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给这里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这个小乡村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队员们也表示要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自己所学为乡村振兴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团队成员走访慰问村民
  
  四、节气宣讲润乡村,民俗智慧共传承
  
  为进一步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青少年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实践团队开展“二十四节气知识科普”讲座,结合抖音线上直播助力节气文化的推广。团队成员依据宣讲对象年龄设计宣讲内容,展示二十四节气导引法并邀请小朋友上台演示。在互动中增强青少年对节气文化的认识理解,传播养生知识。科普宣讲单次直播点赞数达1.7W+,现场参与人数达50余人,共分发节气科普书籍50余本。
  
  志愿者开展“二十四节气知识科普”讲座
  
  讲座结束,队员们带领小朋友体验投壶、漆扇、吹墨画等传统手工艺。队员们耐心地向小朋友们讲解投壶的历史和规则,帮助小朋友们了解这项悠久的中国传统游戏;指导小朋友们在扇面上细致地描绘象征四季节气的图案,将节气与艺术完美融合;帮助小朋友们用吸管吹动墨水,创作出一幅幅“小寒”、“大寒”时节的腊梅图景。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小朋友们不仅在实践中感受节气文化魅力,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知。
  
  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体验传统文化
  
  本次实践活动获先锋村村民委员会肯定并收到感谢信。未来,西南交通大学“感文化之韵,品节气之美”实践团队将继续秉承初心,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持续发力,为节气文化传播与劳动建设贡献交大力量。
作者: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来源: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