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周子古镇,了解码头文化
时间:2025-02-23 关注:
实践过程:
2025年2月,四川农业大学“探访周子古镇,了解码头文化”团队以小组组队的形式,深入四川省蓬安县周子古镇,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入访谈,挖掘周子古镇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探索其传承现状,并为古镇注入新的青春活力。团队成员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踏上了这段充满意义的旅程。
周子古镇,被誉为“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拥有千年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码头文化。团队成员在古镇的百年古街上,实地考察了3000余座清代古民居建筑院落,感受了古镇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独特地理风貌。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唐宋年间那个商贾云集、舟楫往来的繁华码头。通过走访古渡码头、财神楼、濂溪祠等文化地标,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周子古镇在嘉陵江航运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的文化交流与经济枢纽角色。古镇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特别注重与当地文化传承人的交流。通过访谈,团队成员了解到,周子古镇的非遗项目如姚麻花、吴馓子、曹氏豆干等传统手工艺,已逐渐融入古镇的旅游发展中,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这些传统技艺不仅承载着古镇人民的生活智慧,也展现了周子古镇独特的饮食文化与民俗风情。然而,团队也发现,尽管古镇文化资源丰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部分传统文化的传承仍面临挑战。例如,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较低,部分非遗技艺因缺乏传承人而面临失传风险。这些问题让团队成员深感责任重大,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为古镇文化传承贡献力量的决心。
为助力周子古镇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团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提出了多项建议。例如,利用数字化技术记录古镇的文化遗产,开发VR全景体验项目,让更多人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镇的魅力。此外,团队还建议通过文创产品设计、文化节庆活动等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团队成员们还尝试设计了一系列以周子古镇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明信片、书签、手工艺品等,希望通过这些新颖的形式,让古镇文化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这些建议和尝试不仅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创新思维,也为古镇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周子古镇的文化魅力,也让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周子古镇的发展,探索更多创新路径,为古镇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通过此次活动,四川农业大学的青年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向阳,笃行新质”的精神,为周子古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他们相信,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融合中,周子古镇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成为一座既保留历史韵味又充满时代气息的文化地标。
实践感想:青春与传统的对话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一位成员感慨道:“周子古镇的文化底蕴让我深受震撼,尤其是那些非遗技艺,每一件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作为年轻人,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另一位成员则表示:“这次实践让我意识到,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年轻人应该成为桥梁,连接传统与未来。”
还有成员提到:“在与当地文化传承人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的决心。”团队负责人总结道:“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周子古镇,关注传统文化,共同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四川农业大学的青年学子们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青春的力量,为周子古镇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作者:唐鹏智 来源:李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