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三下乡

跨越时空的对话:红色家书与当代青年的心灵碰撞

时间:2024-09-04 关注:
2024年8月11日,南京财经大学“长征源头悟初心,南财学子承真情”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江西于都县,拜访革命先辈易冠美的后代易克美女士,以了解易冠美烈士四封家书背后的故事。
9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长征,不仅是人类运动的奇迹,更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后辈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长征期间,革命先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不仅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得以体现,更在一封封感人肺腑的红色家书中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芒。
斑斑旧信笺,殷殷家国情
这四封家书目前陈列于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是她的小爷爷易冠美先生写给母亲的慰问信。尽管书信略微有些破损,但字迹清晰可辨。
易克美女士边向团队成员展示家书的照片,边讲述起了易冠美烈士的故事。当时,他是高知知识分子,家境殷实。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还具有惊人的体能。面对物质的富裕与个人的才华,他没有沉溺于安逸的享受之中,而选择了更高远的人生道路。因而在1933年,不满18岁的易冠美毅然决然地投身于红军队伍之中,奔赴前线,跟随队伍先后转战宁都、瑞金、石城等地,这期间共寄了4封家书回家。这四封家书,也成了他与家人之间联系的唯一纽带。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收到第4封信之后,他便杳无音讯,最终等到的是一张烈士证明书。
图为易冠美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易克美老师 供图
在讲述过程中,易克美女士的眼眶逐渐泛红,团队成员也不由得为之动容。遥想红军从于都出发招募了68000名战士,但在建国之年却只剩277人,战争之惨烈,条件之艰苦超乎常人想象。但正是这些革命烈士,舍小家为大家,以一人之苦换来万人之甜,才有了今日的海晏河清。
凝视着眼前的家书照片,边角因摩挲过多已经破损,但苍劲有力的字迹却清晰可见。“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望您要保养自己的身体,使体质日益强健,才有精神来维持家”“家中望大人要努力耕种,多种杂粮,支援前方粮食”“我在前方要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争取革命首先胜利”……
片纸数语千钧重。那一封封红色家书,也许纸张已泛黄,但凝结其中的精神依然滚烫感人、力透纸背。透过这一封封书信,团队成员体悟到易冠美烈士对母亲深深的挂念,望母亲保重身体;感受到忧国忧民的爱国赤忱,希望家人为前方增援粮食;亦体会到革命烈士坚决抵御敌人、力争胜利的坚定信念……
图为部分家书照片。易克美老师 供图
拳拳爱国心,辈辈永流传
易冠美烈士的事迹让团队成员为之钦佩,而他的经历也是于都乃至全国无数参军男儿的缩影。尽管沧海桑田,但革命烈士的精神财富对个人的信仰建立、人生规划都有深远的影响。团队成员不由向易克美老师发出提问,“易冠美烈士的革命精神让人为之振奋,这四封家书传递出的真情让人为之慨然,至亲的铮铮风骨对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易克美老师表示这让她更加坚定地信仰红色,忠诚于党,成为一个有思想觉悟的人。而这样一种奉献精神、报国之志,也促使她加入于都长征源合唱团,通过演唱《长征组歌》等红色歌曲来宣传长征精神,让更多的人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之后,她又加入于都县长征源宣讲团,开始前往各地宣讲祖辈的故事。作为革命先辈的后代,易老师深感责任重大,她决心用自己的方式,让革命先辈的优良精神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并诚挚地希望当代青年能传承和发扬这些优良品质,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之中,赋予其以新时代的内涵。
图为团队成员向易老师提问。徐梦阳 供图
告别易老师后,团队成员表示第一次直观地与革命先辈的后代对话,感受到了易老师坚定的红色信仰,坚忍的意志力,在她的身上得以看到老一代革命人优良作风的传承。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也体会到易老师寄予的远大期望,感觉瞬间充满了昂扬向上的力量。在此以后,成员们纷纷表示决心以革命先辈为引领,以新时代的模范青年为榜样,在新征程上书写属于璀璨的青春华章!
图为团队成员与易老师共同合影留念。徐梦阳 供图

 
作者:沈明浩 张佳萍 潘琪 陈宇欣 姚闽芳 徐梦阳 管玉婷 陈运锦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