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浙科“微光逐梦”:以街道视觉调研赋能城市更新

时间:2025-03-13 关注: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如何打造更加宜居、更具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浙江科技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微光逐梦”社会实践团队,秉持着专业所学,积极投身于城市街道视觉特征与人群情绪感知调研,为城市更新这一宏大命题注入了青春的智慧与活力。
  
  图1对居民进行问卷调研
  
  团队成员深入城市的大街小巷,采用实地走访、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全面收集一手数据。调研发现,街道的绿化程度、步行友好度等视觉特征,与居民的情绪感知存在着紧密且微妙的联系。以绿视率为例,在那些绿意盎然的街道,居民的舒适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这为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社区福祉的提升开辟了新的思路。调研数据显示,绿视率适度的空间,居民的舒适度和幸福感能显著提升。
  
  图2街边路人进行街景情绪识别
  
  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公共空间的情感需求愈发迫切。“微光逐梦”团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调研发现,通过优化街道设计,如巧妙地增加社区花园、精心设置休憩区等,不仅能切实提升空间的实用性,更能显著增强居民对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精准地实现情感需求与空间营造的完美适配。在某街道增口袋公园后,居民对该场所的认同感提升,有力证明了公共空间对于凝聚社区情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图3广场路人进行街景情绪识别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不畏酷暑、不惧辛劳,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与居民亲切交流,耐心倾听居民对街道空间的真实感受和期望,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丰富详实,更蕴含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诉求,为后续的城市更新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图4对调研结果进行汇总报告
  
  “微光逐梦”团队用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以专业的视角、严谨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为城市更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助力城市街道从传统的功能导向加速转向以人为本的人文导向,让城市空间在钢筋水泥的坚硬外壳下,也蕴含着十足的温度,真正成为居民心灵的栖息地和情感的纽带。
作者:代雨湘 华文彬 钟晨健 来源:浙江科技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