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以教育‘小切口’书写振兴‘大文章’——华北电力大学“青禾锐进”调研团队聚焦脱贫县家庭教育服务建设

时间:2025-03-17 关注:

以教育‘小切口’书写振兴‘大文章’——华北电力大学

  2024年秋至2025年初,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保定)“青禾锐进”调研团深入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和阜平县的农村小学,以‘双减’背景下脱贫县农村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聚焦教育振兴的实践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双减”政策在脱贫地区农村教育中的实施成效,助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动能。

  团队成员怀着“教育兴则乡村兴”的责任感,深入易县、阜平县多所农村小学。负责人庞英表示:“此次调研不仅是了解‘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服务的现实情况,更是挖掘教育帮扶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可行路径,为‘大思政课’提供鲜活的基层案例。”

  在调研过程中,成员们走访了当地多所农村小学,与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展开深度访谈。他们走进课堂,观察“双减”后课后服务的创新模式;参与家校座谈会,了解家长在政策实施中的困惑与需求;实地考察学校建设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记录“家校互动平台”“家长学校”等特色举措的实践效果。团队成员还通过问卷、影像资料对比等方式,直观感受政策实施前后农村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的转变。他们发现,随着“双减”深入推进,脱贫县农村小学逐步构建起“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三维服务体系,家长的教育参与度显著提升,但资源不均衡、专业化不足等问题仍待破解。

  调研期间,成员们结合当地实际,向家长和教师宣讲“双减”政策的核心要义,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团队成员郜然感慨道:“一位家长提到‘以前只盯着孩子分数,现在学会关注孩子的兴趣和心理健康’,让我们真切体会到政策落地对农村家庭教育的重塑。这不仅是教育观念的进步,更是乡村振兴的深层推动力。”

  此次调研为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与典型案例。下一步,调研团队计划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资源库,为农村小学提供定制化支持方案;同时通过学术论文、政策建议等形式建言献策,推动脱贫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此外,团队还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系列纪实短片,号召更多青年关注乡村教育,投身教育强国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禾锐进”调研团的此次实践,既是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践行,也是对“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命题的青春应答。他们以脚步丈量教育热土,用专业视角解码政策实效,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担当与智慧。

作者:吴蕊 郜然 周鑫钰 庞英 来源:团队调研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