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在线投稿大学生社会实践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平台
网站首页实践总结实践活动三下乡非遗传承
大学生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聚焦国企青年女性生育意愿:破解低生育难题,探寻人口发展新路径

时间:2025-03-17 关注:15

  在全球生育率普遍走低的大背景下,中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生育率持续低迷的挑战。“三孩政策”的出台,承载着优化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的期望,然而政策实施效果仍有待提升。其中,国企青年女性作为生育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育意愿对政策落实和人口发展意义重大。2024年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禾锐进调研队”聚焦国企青年女性的生育意愿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为解决当前生育难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调研团队通过对保定市供电公司、保定石油分公司等多家大型国企的青年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60名国企青年女性的开放式访谈,获取了丰富且详实的数据。研究发现,国企青年女性生育意愿呈现出复杂态势。在理想子女数量方面,40.42%的女性希望生育一个孩子,仅15.68%的女性想要生育三个孩子,“少生精养”成为主流观念。在生育目的上,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逐渐弱化,个体体验和自我发展需求占据上风。同时,诸多因素制约着她们的生育意愿。

  从个体层面来看,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青年女性更加注重自我发展和生活品质,若生育会带来巨大压力、降低生活质量,她们更倾向于放弃生育。生育带来的身体和心理负担也让她们在生育决策时更为谨慎。经济成本是影响生育意愿的关键因素,养育孩子的费用占家庭月收入近一半,房贷、车贷压力沉重,住房问题更是让不少无房青年女性推迟生育计划。在家庭支持方面,“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父亲育儿参与度低,家庭照料支持弱化,异地父母帮忙带孩子存在诸多不便,且两代人育儿理念差异易引发家庭矛盾。公共保障不足同样不容忽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托幼服务价格高、质量参差不齐,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这些都增加了养育孩子的压力。生育保障制度也存在缺陷,产假和哺乳假期不够、生育保险覆盖面窄、女性在就业中面临生育歧视等问题,使得国企青年女性在生育与职业发展间难以抉择。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调研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在观念引导上,政府应关注国企青年女性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缓解其工作与家庭压力。家庭内部要强化男性家庭责任感,给予女性更多理解与支持。同时,通过多渠道宣传,引导育龄群体转变生育观念,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经济支持方面,适时出台现金补贴政策,覆盖育儿各环节成本,并在住房上给予多子女家庭补贴、优待,减轻经济负担。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要完善生育全程医疗服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展托幼服务,加强社会养老服务支持,解决青年女性后顾之忧。法律法规保障不可或缺,延长男性陪产假和育儿假,明确育儿假工资由生育基金承担,修订反就业歧视法,保障女性就业平等权。

  这一调研成果为政策制定者、社会各界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对推动“三孩政策”有效实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当下,全社会需高度重视生育问题,积极行动起来。政府应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为育龄员工创造良好生育环境;家庭和个人也应正确认识生育意义,在自我发展与家庭责任间找到平衡。只有各方协同合作,才能破解低生育难题,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郜然 吴蕊 周鑫钰 庞英 来源:团队调研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