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关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在当前的中国人口发展格局中,以人口高频率、大规模流动为标志的“迁徙中国”形态已是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然而,随着城乡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瓶颈。为深入探索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情系三农”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3日深入调研了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入访谈,力求在人口的流动与迁徙间,寻找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钥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金口镇,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也曾面临人口外流、土地闲置、村落空心化的挑战。据村书记介绍,过去,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儿童守望着空荡荡的家园,村庄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面对这一困境,金口镇并未坐以待毙。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庄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通过精准施策、科技赋能、人文关怀,逐步扭转了空心化的趋势。
精准施策,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2025年2月3日,实践队员前往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与当地村民深入交谈,聆听心声。镇长孙先生告诉实践队员们:“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激活乡村的内生动力。”为此,金口镇围绕发展抓党建,以党建促发展,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市派服务队的进驻,金口镇统筹推进产业培育、文明乡风、社会治理等工作,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村民们从“要我美”转变为“我要美”,积极参与到村庄的建设与管理中来,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美丽宜居的新画卷。同时,在产业培育方面,金口镇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成立合作社、引进智慧农业技术,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高效利用。村民华女士告诉实践队员们,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有效缓解了人口外流的问题。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采访当地居民,了解村庄中人口流动情况。华涛 供图
科技赋能,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在金口镇,智慧科技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农业种植合作社的成立,为村庄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合作社负责人李先生首先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他说道:“合作社采用“党建+产业”的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集绿色果蔬种植、采摘、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循环生态农业园。通过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大棚内的作物生长得到了精准调控,产量和品质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合作社还通过外租大棚盘活闲置资产,有效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智慧科技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更让村民们看到了农业现代化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愿意回到家乡,投身到农业的发展中来。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观察小麦生长状况。华涛 供图
人文关怀,构建和谐乡村社会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即墨区金口镇还十分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治理。实践队员查阅资料得知,金口镇通过完善妇女儿童家园设施、配备高标准图书阅览室、电教室等方式,加强对村内弱势群体的关心与帮扶。同时,积极开展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引导村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带着孙女在图书阅览室看书的孙大娘笑着告诉实践队员们,“政府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构建了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乡村社会,让我们这些妇女和儿童在村子里也能看书、学习嘞。”
图为环卫工人向实践队员讲述自己所感受到的村庄的人文关怀。华涛 供图
人口的迁徙与流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如何在这一过程中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找到了在人口的流动与迁徙中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钥匙: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精准施策、科技赋能、人文关怀等多措并举,激活乡村的内生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构建和谐乡村社会。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的实例告诉我们:在流动中破局“空心化”、迁徙间求解“新型城”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更加创新的理念,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通讯员 华涛)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合照。李浩宇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