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2025 年 1 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情系三农” 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日照市南湖镇西沈马庄村,探寻乡村振兴的成功路径,解锁乡村发展的核心密码。
乡村振兴启新程,人才回流促繁荣
当日上午,“情系三农”实践团队顺利抵达南湖镇西沈马庄村委会,与党支部书记赵龙新展开深入交流。赵书记详细介绍了村庄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取得的丰硕成果。他着重指出,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留住人才。往昔,西沈马庄村以老年人为主要居住群体,青年多外出务工、求学,而近年来蔬菜大棚产业蓬勃兴起,凭借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发展前景,吸引了部分青年回乡就业,同时也吸引了外来务工人员。伴随经济增长与村容村貌的显著改善,越来越多村民选择扎根故土,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鲜活力量。这些积极变化,不仅为西沈马庄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赵书记谈话,了解西沈马庄村产业发展状况。刘晓然 供图
深入基层探民生,党建引领焕新颜
实践队员深入乡村进行实地走访,被采访的村民们谈及当前生活时,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笑容。在党建引领下,西沈马庄村基础设施与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成绩斐然。村委会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全力推动道路硬化、水电改造等工程,实践队员观察到,村内水泥路宽阔平坦,延伸至家家户户,水电供应安全稳定,满足村民日常所需。新建的综合服务中心集政务办理、医疗服务、文化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为村民提供便捷的 “一站式” 服务,村民办事无需再四处奔波。医疗室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与基础医疗设备,为村民健康筑牢坚实防线。村委会心系基层、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不断完善设施建设,携手村民共创乡村振兴美好未来。
图为实践队员走访西沈马庄村,向村民了解村情并进行问卷访谈。刘晓然 供图
田间探寻产业兴,科技赋能促发展
与此同时,村庄的产业发展也在科技与党建的双重助力下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值大棚内西红柿收获时节,赵书记带领实践队员走进农业种植合作社。一入大棚,温暖与蔬果芬芳扑面而来,翠绿藤蔓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西红柿与鲜嫩黄瓜,生机盎然。基层干部与村民们辛勤劳作于田间,精心照料蔬菜。日照市政府大力扶持蔬菜大棚产业,提供技术培训与多元销售渠道。相关负责人向实践队员介绍,西沈马庄村在党建引领下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借助专家指导与科技力量推动农业生产。如今,大棚产出的农产品直供城市商超,更有部分精品通过电商畅销外地。农业种植合作社以蔬菜产业为突破点,延伸产业链,有力地促进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此次深入大棚之行,实践队员们见证了改革推进过程及产业振兴给村庄带来的巨大变化。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棚内部圣女果的种植情况。甘唯萌 供图
青春担当归桑梓,反哺家乡谱华章
通过一系列探访调研,实践队员发现,乡村从沉寂迈向繁荣的进程中,青年群体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民族振兴,乡村必兴”,乡村不仅承载着人们的根脉与情感,更蕴含着无限发展潜力。目前,乡村产业发展亟需新技术的引入,乡村老旧街区和传统习俗仍需借助创新手段转型升级。据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返乡创业的青年人数增长近30%,已超过500万。青年返乡投身乡村建设已成为一种强劲的发展趋势。他们凭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等关键环节引入创新技术与先进理念,为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将专业所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宣传乡村振兴的战略理念,致力于为基层群众提供切实的帮助与支持。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成为推动乡村繁荣发展的坚实力量。(通讯员 刘晓然 )
图为“情系三农”实践团队合照。李浩宇 供图